不是Pimax crystal不夠好,而是太重了w
開箱之前先介紹一下原本使用的VR給大家,購自2018年的古董HTC VIVE,菲涅耳透鏡配上單眼解析度1080×1200螢幕,屬於是達到能看到的級別(前提是你能無視非常明顯的顆粒感),所以就一直在物色一款新的VR作為升級了。
可能會有人提議Pico 4 Pro或者Quest pro,對於VRChat玩家的確是很好的VR,但作為忠實的Lighthouse使用者就只能考慮Pimax crystal和Varjo aero了。
具體為什麼最後選擇了Varjo aero?Pimax crystal那個845 g的重量讓我頭頂重物。
开箱
果然是國際品牌,極簡風格工業包裝。
移開紙皮之後,Aero本體映入眼簾。
多國插頭
清潔布和說明書
串流盒

連接規格是DP+USB Type A 3.0到串流盒,串流盒 Type C to C到頭戴式顯示器。
如果你期待更多配件的話,這就聊到Aero的缺點,無定位器、無VR控制器,一切仍需額外購買。
所以除非是從現有的Lighthouse定位系統VR升級,不然你要掏的錢可不是那區區的999 USD。
新舊對比
所以掏出那麼多錢之後,我獲得了什麼?
畫質
官方標明單眼解析度2880 x 2720 | FOV 115° | 35PPD(Pixels Per Degree)光學鏡片用非球面透鏡官方真的是這麼寫的

多得這塊特殊的透鏡,沒有菲涅耳透鏡的同心圓。
這套組合下來我的個人感受就是從「馬賽克」變成了「視網膜」,毫不誇張的說以前用Vive 1.0玩VRChat,三步之外模型就像打了馬賽克(更嚴重的是開懸浮輪盤,上面的字我沒有看清過);換Aero後,連對方衣服上的皺紋都一清二楚等一等這傢夥是全4k貼圖?
但是缺點也很明顯,水平視場角~100° 垂直視場角~72°,只能說VIVE 1.0來了都能笑
舒适
從初次帶上Aero,最明顯的不同就是有一股風,因為Aero眼罩內建一個散熱風扇。雖然重量比Crystal輕(717g),但個人經驗六小時的遊玩仍然會覺得有點夾頭
除了這個肉眼可見的提升之外,對於VRChat玩家還有一個很重大的功能,200hz眼動追蹤,缺點就是不能追蹤眉毛。但已經屬於很好的水平了。
接口
關於Aero的接口可為是糟糕,除了一個3.5mm二合一的麥克風接口以及傳輸視訊和供電的Type-C,沒有任何多餘的接口,意味著如果你想上Facial tracker你還要單獨在電腦多拉一條線,用一分二的USB可能是一個解決方法,但我仍未試驗不保證安全。
總而言之:雖然Aero從曾經的2000 USD降價到999 USD,但是降價後的價位才更加符合Aero的表現。
而且對大多數人來說Quest 3肯定是更加好的選擇,因為要讓Aero工作還要購買單獨的控制器和Lighthouse,對於剛接觸VR的人來說成本略大。
但如果你本身就是用Lighthouse定位系統的VR而且想要升級,Aero的確是不錯的升級選項。
搶先發佈留言